2025施政报告重磅发布!人才引进、子女教育…你关心的要点都在这!

香港幸福生活 | 香港移民 | 發佈於 2025-09-17 | 浏览 6

2025施政报告重磅发布!人才引进、子女教育…你关心的要点都在这!

图片


今天上午11点,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了其任内第四份《施政报告》。


今年《施政报告》主题是「深化改革 心系民生 发挥优势 同创未来」,秉承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施政理念。


封面沿用绿色,代表活力和延续性。李家超提到,绿色代表政府政策和香港的繁荣活力会延续下去,一年一年向前迈进,迈向更美好的明天。


图片

图片来源:香港01


《施政报告》开篇,首先回顾了特首李家超上任3年以来的整体成绩。


✅回顾过去3年的成绩:

● 公屋上楼周期:

平均等待6.1年缩短至5.1年


● 家庭收入中位数:

三年上升3,000元,增幅约11%


● 香港经济增长:

负转正,预计今年正增长2-3%


● 香港金融中心地位:

上升一位至世界第三


● 整体竞争力:

上升四位至世界第三


● 人才竞争力:

两年共升了12位至世界第四


● 安全城市排名:

跻身十大,位列世界第七


图片


1

2025年《施政报告》人才引进政策要点

关于此前坊间热议的高才通关停、投资移民门槛降低等等人才引进政策“剧透”,今天《施政报告》都有了定论!


放宽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门槛

现行的「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要求申请人在港投资不少于3000万元,其中房地产投资额(无论是住址或非住宅)最多只算入1000万元。


今天《施政报告》中提出,将优化该计划,如购买非住宅物业,可算入额由1000万元提高至1500万元,物业成交价不受限制;如购买住宅物业,可算入额维持1000万元不变,但可算入的住宅物业的成交价门槛由此前的5000万元降低至3000万元


图片


这也意味着,如果想走投资移民通道拿到香港身份,可以选择投资1,500万非住宅+1,500万其他投资。或者投资价值3,000万及以上的住宅+2,000万其他投资(其他投资如图)。


图片


抢人才政策不停

 《施政报告》也公布了总体的人才引进计划数据。自本届政府推出一系列新的输入人才政策,至今已有超过23万人才来港工作和发展


其中高才通计划的申请续签率达到55%。获批续签的高才质素高,在港主要从事创科、金融等行业,按每月收入计,95%高于香港收入中位数2万多元,50%更是高出近一倍,显示需求大,市场愿意付较高工资招揽。


图片


高才通计划可为香港带来每年约340亿元的经济贡献,相当于GDP的约1.2%。


同时,经不同计划来港的人才大部分很年轻,七成在40岁以下,有助于纾缓人口高龄化的挑战


此外,香港在世界人才排名节节上升,两年内上升共12位至世界第四,在亚太地区更位列榜首


图片


反映人才政策方向正确,有实质成效,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政府会继续推行人才政策,确保香港人才竞争力,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除此之外,还提出多项抢企业措施。例如出海专班。


出海专班 

成立「内地企业出海专班」(出海专班),主动招揽内地企业利用香港平台「出海」,并为出海企业制订多元方案,包括优化税务宽减等等。


图片


2

2025年《施政报告》教育政策要点

国际教育枢纽建设

香港拥有显著的专上教育优势,是全球唯一拥有五间百强大学的城市,港府会加速建设「北都大学城」。推广「留学香港」品牌,发展应用科学大学,积极发展香港成为国际专上教育枢纽与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香港中学文凭考试(DSE)已获全球1100所高校认可,港府会加大推广DSE的国际认受性


图片


提高非本非本地生限额至50%

2023年《施政报告》,香港提出自2024/25学年起,政府资助的专上院校(多指港八大),非本地生限额提升一倍至40%


香港教育局2024年底回应立法会议员质询时指出,2024/25学年修读八大学士学位课程非本地生人数已增至逾1.7万人,相当于本地学额约23%。


图片


今年再做出更新:


✅由2026/27学年起,每所资助专上院校的非本地生自费就学人数上限,由相当于本地学额数目的40%增至50%


✅资助研究院研究课程的超额收生自资学额上限,亦由100%增至120%


图片


政府同时强调,现时每年提供15,000个资助学额给本地生维持不变


意味着,未来,本地生池继续为15,000个学额,而非本地生池为15,000*50%=7,500个学额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政府在7月底已经对资助学额和学费的申请资格做了调整。


2028/29学年起,新来港受养人身份(未永居)的考生,想要竞争1.5万政府资助学额池子,并缴纳本地生学费,必须在紧接所修读课程开课前2年居港


——即在香港本地读2年全日制课程,或在香港居住2年且每年离港时间不超过90天



否则需要由大学弹性超额收生,比例仅有约4%。即15,000*4%=600个学额


新安排设有过渡期。


增加学生宿舍供应

港府7月已推出「城中学舍计划」,便利市场把现有商业大厦(包括酒店)改作学生宿舍时免却改划手续,且可保留过剩地积比


即日起,不仅商厦改装,在拆卸原有商厦后重建的全新学生宿舍,也能受惠于「城中学舍计划」。


政府今年内更会预留全新商业或其他土地作兴建新宿舍


图片


招揽更多国际教研人才和学生

教育局会成立「留学香港专班」,与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教资会)、创科局、香港人才服务办公室(人才办)、专上院校、海外经贸办、驻内地办事处等加强推广香港高等教育:


推出「Hong Kong: Your World-class Campus」大型宣传计划,推广香港优厚学术、科研和国际合作资源等。


教资会拨款4,000万元,资助八所资助大学加大国际和内地宣传及师生招揽。教育局亦会牵头推动专上院校举办更多暑期游学活动,吸引非本地高中生来港体验。


推动专上院校推出更多高增值「游学香港」活动,宣传「游学香港」品牌。


图片


中小学教育方面

1、容许直资学校上调班级数目和每班学生人数

《施政报告》2025提出,教育局将以试点形式容许直资学校申请上调班级数目及每班学生人数,通过学生自资入读模式,加大录取持学生签证的非本地学生


2、推广DSE国际认受性

港府会透过不同国际和内地教育展览和活动,向各界推广文凭试在国际上的认受性,让文凭试考生有更多升学选择。


教育局会加大打击违规提供文凭试课程或「借壳办学」的做法。已设立举报机制、进行突击巡查,和进一步明确明年文凭试自修生报考安排,今年内制订《私立学校实务守则》及设立「私校名册」,提升办学水平。


3、发展国际学校

教育局已分配两所空置校舍发展国际学校,政府也在北都预留了土地发展国际学校


鼓励国际学校提高收生名额,并会拆墙松绑,允许优质国际学校以自资模式在校舍用地增建及优化设施,包括学生宿舍。


4、促进数字教育

教育局在优质教育基金预留20亿元支援中小学数字教育,将于2026年发表中小学数字教育蓝图,包括优化中小学衔接的资讯和创科教育课程、订定「人工智能素养」学习架构、将AI教育纳入核心课程、加强教师AI培训、引入企业资源等。


5、提升教与学质量

优质教育基金会推出新阶段的公帑资助学校专项拨款计划,为公帑资助学校和合资格幼稚园提升累计申请额上限,提高教育质素。鼓励学校透过各项拨款计划加强推动价值观教育、理财教育,以及开拓与创新精神等。


图片


以上内容整理自2025年《施政报告》,完整版《施政报告》欢迎添加小助手微信(19076195792)获取。


近年来,香港《施政报告》颁布了很多利好人才引进和教育的政策,香港身份和香港教育的优势和吸引力也日渐凸显,如果您也想拿香港身份或想为孩子规划香港教育升学,一定要趁早。不容如何规划香港身份和孩子香港升学,欢迎随时添加小助手微信(19076195792)获取专业咨询。

图片

香港身份规划丨子女教育升学规划

一站式服务

二维码2.png

图片